微信分享图

0924 永瑆 1789年作  为程昌期临《董其昌书诰命》 手卷

为程昌期临《董其昌书诰命》
拍品信息
LOT号 0924 作品名称 永瑆 1789年作  为程昌期临《董其昌书诰命》 手卷
作者 永瑆 尺寸 引首25×73cm;书心25×383.5cm;题跋25×23cm 创作年代 1789年作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签:皇十一子临董香光行书真迹。
引首:焕其有文。诒晋瓣香香光,创用拔镫法,为世所称。今观此卷,真登堂而噬其胾者。邦述题记,时己巳孟冬。钤印:正闇学人、群碧楼、瀛洲鹤侣
题识: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昔汉世傳經,必本厥始,经术授受,譬川有源。邙浦而大,士国爵屏貴,隐约就闲,诒糓后人。用显乃世,朕以觀源。焉尔,封文林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知县。生员张绍韩,乃河南道监察御史捷之父,文旨清达,德声含弘,珍抱连城,遇穷三献,鼓羞改瑟,業衍一经。尔其孝本永言,友敦式好。介性同于元亮,公府谢踪;分甘类于孟尝,宗姻受润。量能泛愛,居无雜交。陶杯酒而集羊求,资山水以悦仁智。纷阮有此之懿美,是用蔚起夫象贤。兹仍封尔为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龙章有赫,尚以表尔徽献,且徽儒效之大。
敕曰:朕读诗,称丝枲蚕织,及世传和,凡画荻皆闺门怕务,而乃大垂之传记。况以茹苦食淡之母,抚子及孙,借劳成爱,开积美之源,弘燕翼之道,其庸无阐焉。尔封孺人。王氏,乃河南道监察御史张捷之母,宝俭与慈,终温且惠。十年蓬户,龟手以佐养飨;一德敬宾,鸿案而箴觿燧。乃儆旦未惬,翱翔之愿顾调,凡聿振羽翼之仪。尔其素风无改华温,心计宁解。凌襍操作而先友,介慈察而御减。奚四姓待煖以炊烟,群稚舍饴而煦哺。母范克备,女史载晖。肆惟真臣,宝尔饴榖。兹仍封尔为孺人。纶綍洊申,式介尔百龄之喜。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古之任事者必有养,养气以动,养智以恬。御史为国家切劘世务,动乃气则不偏吐茹,恬乃智则不淆伦鉴,其宁无需养焉。尔河南道监察御史张捷,以子大夫高等,为民父母循良,爰自乳雉之成,晋于击隼之列。尔其器识足镇流竞,论列动挈纪纲。参今事于旧章,伏蒲风动;晰时村于心匠,题橐霜凝。松柏后凋,片地公忠失对;藜藿不采,三台震竦具瞻,尔之养徽矣。兹以覃恩,进尔阶文林郎,锡之敕命。异时尔官艰于授而疏于听,尔若有未展之献。比万化更张,七臣布列。尔之所患者,匪听德之不聪与釜甑之日隔,而朕之所贵尔,匪徒以察察为风采也。易不云乎: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钦哉!
敕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士借翼于内,履穷尤甚。乃当揽辔之时,忽动遗袿之感,其恸然心割,非润章何尉焉。尔河南道监察御史妻,封孺人。陶氏,识才慧爽,规格方严。半世糟糠,中馈日调甘旨;一灯刺绣,清宵寒伴伊吾。砧石響明月而度秋,机林听鸣蛩以卒岁。阮穆尊章之志,复调友介之和。桩台销尽珥环,心心慰藉;宦邸友其琴瑟,事事劝箴。备尝人世之不堪,康及师氏之无忒。蘭姿早萎,玉骨犹香。兹仍赠尔为孺人,醻尔夙,勋黄垆,其贲承之。
朱阳张赤洆侍御以觐省请,告归持此。制词属余曰:顾备如椽,以光如綍,孝情可念也。为书一通,进于称觞之日。
华亭董其昌识。己酉四月临,奉兰翘先生清赏。皇十一子。
钤印:皇十一子、诒晋斋印
鉴藏印:朱氏吉盦心赏、朱梅村、朱氏耕渔书屋
题跋:
1.香光而后推诒晋,帝子风流擅一时。想见承平无事日,从容握管细临池。庚午孟春,艮庐张茂炯。钤印:中清
2.陈思才调无多让,诒晋斋前溅墨时。还说陆机平复帖,可怜冷落故宫池。清高宗临崩时,授陆士衡平复帖于成邸,遂易斋名曰诒晋。去年,余见平复真迹于海上,闻将归之蓬莱三岛云,噫噫。庚午二月二十五日,访吉庵老哥,出示此卷,即用艮庐文韵,拈俚句于后。吴湖帆。钤印:吴迈
说明:
1.上款人“兰翘先生”即程昌期。程昌期(1753-1800),字阶平,号阑翘,徽州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探花,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直上书房教皇孙。
2.邓邦述题引首;张茂炯、吴湖帆题跋;朱戊吉、朱梅邨父子旧藏。邓邦述,字正闇,号孝先、沤梦老人、群碧翁,室名群碧楼、寒瘦山房,江宁人。邓嘉慎子。光绪二十五年进士,授翰林。藏书宏富。工诗文,以词名于世。又工书,擅玉箸篆。
3.张茂炯(1875-1936),字颂清,一作仲清,号君鉴,江苏吴县人,张茂镛弟。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宣统时任度支部司长,宣统元年官盐政院总务所长,民国初任财政部盐务署。
4.朱戊吉(1889-1959)为苏州开明乡绅,家业殷实,吴倩盦的二姐夫,故交游所藏无非名家佳作,并多由吴倩盦为他掌眼。长子朱梅邨(1911-1993)名德璘,又名兆昌,号梅村,别署花野渔夫,江苏苏州人。十三岁随舅父吴湖帆学画,并在家延师读古文六年,十九岁即以卖画为生,闻名画坛,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冯超然等前辈一起组织正社画会,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善山水、花鸟、人物。

成亲王,即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乾隆帝第十一子。乾隆诸子中,永瑆自幼聪颖,出类拔萃,“幼工书,高宗爱之,每幸其府第”。乾隆对永瑆书法颇为赞许,称其“幼龄所学文理字画,尚觉可观”。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清代书法四家。嘉庆帝推崇他的书法,以皇家之力将其书迹摹刻上石,《诒晋斋法书》《话雨楼法书》相继刊行,成为一时之盛。杨翰《息柯杂著》载:“诒晋斋书,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偶涉诸家,终不离两家宗旨。集卷随临,竟有脱尽町畦,不似本家笔意者。篆、隶亦有法度,盖书非一时,临非一家,不甚经意,而精神所寄,浑足,此无意之胜于有意也”。礼亲王昭梿称:“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下,一人而已”。
本作为皇十一子永瑆临董其昌所书敕命二道,一为敕封文林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知县张绍韩为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其妻王氏为孺人;二为敕封河南道监察御史张捷进阶文林郎,其妻陶氏为孺人。张捷为张绍韩之子,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前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山阴知县,擢监察御史。据《明熹宗实录》,张捷屡因推举人才、任用宦官和停止内操等事宜上疏,颇尽监察职责。崇祯年间,张捷累迁吏部侍郎,敌视东林,与首辅周延儒友善。延儒败,捷又附温体仁,坐事除名,赎徒三年。南明弘光时,其任吏部尚书。董其昌曾屡次书写皇帝封赠。如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董其昌书写就楷书《自诰身帖》卷,卷首有乾隆御笔题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明天启四年(1624),董其昌书写《楷书三世诰命》,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崇祯五年(1632),书写《行书陈于亭诰命》,现藏故宫博物院等等。“诰命”和“墓志铭”、“贺寿词”、“序文”“碑文”等行文和书写都比较庄重和严肃,尤其“诰命”此类由皇帝名义发布的“敕命”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专属性。所以皇十一子永瑆临写董其昌书法必然也选择了董其昌尽心尽力书写之“诰命”,也体现了永瑆的选择和用心。
此卷后永瑆署款:“已酉(1789)四月临奉兰翘先生清赏,皇十一子”。程昌期,字阶平,号兰翘,江南歙县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探花。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值上书房教皇孙。先后典试浙江、广西、福建。精经学,汉注、唐疏皆琅琅成诵,尤精礼制,朝有大典辄咨询之。诗雄健典雅,为一时之杰。著有《周礼义疏约贯》等。此卷书写于乾隆己酉(1789)四月,其时,程昌期已在上书房侍讲,《清高宗实录》记载:“三月,甲子(初七日),帝得知自上月三十至本月初六,所有皇子、皇孙之师傅全部未到。谕曰:皇子等年齿俱长,学问已成,或可无须按日督课,至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正在年幼勤学之时,岂可少有间断。七日无人入书房,其过甚大,此而不严加惩创,又得何以示警?嵇璜年已老迈,王杰在军机处行走,情尚可原,从宽交部议处。刘墉、胡望高、谢墉、吉梦熊、茅元铭、钱棨、钱樾、严福、程昌期、秦承业、邵玉清、万承风俱交部严加议处。阿肃、达椿身系满洲,现为内阁学士,毫无所事,其咎更重,均予革职,各责四十大板,留在尚书房效力行走,以赎前愆而观后效。寻命达椿为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补授光禄寺少卿,不带革职留任”。可知,乾隆皇帝对皇子皇孙的教育认真态度,也可蠡测程昌期与此时皇十一子永瑆此时的交往。
书写此卷时,皇十一子永瑆尚未分府,《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记本年十一月:“皇六子永瑢着晋封为质亲王,皇十一子永瑆着封为成亲王,皇十五子永琰着封为嘉亲王,皇十七子永璘着封为贝勒,其皇十一子以下俱着仍在内廷居住,暂缓分府。所有册封一切应行典礼,着宗人府会同各该衙门查例具奏”,因此,还未受封为成亲王在皇宫内书写的此卷更为认真,也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永瑆早年学习赵孟頫的书法,后来遍临晋唐宋元明诸家帖,“博涉诸家,兼工各体”。追奉先祖康熙皇帝、祖父雍正皇帝,学习董其昌的书法,康乾两代皇帝极力推崇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将“海内真迹,搜访殆尽”,加之清代中期帖学盛行,成亲王也自然受董香光影响颇深,使其书法风格圆润端美。据昭裢《啸亭杂录》载,成亲王师法董其昌似是得自内廷传授:“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镫法”。此卷皇十一子永瑆临作既有力求形神兼备者,又有重意不重形者,该幅手卷属于后者,虽有“皇十一子临董香光”之意,却精研古法又自出新奇。该作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时皇十一子永瑆38岁,是其壮岁时期的代表作品。
为避乾隆皇帝名讳,“弘”字缺笔。成亲王此作临得董其昌书法之神韵,字形结体宽绰,气息雅致。相较而言,成亲王书风骨力更足,或是因为其深得唐人欧阳询楷书精髓,转折方劲,有别于馆阁体而一味追求端正俊美。此卷骨骼分明,内含刚劲,最能体现“绵里藏针”的妙用风格,却不露锋芒。全卷常出现细瘦如筋、刚强有力的笔画,忽肥忽瘦,变化无常,又表现了藏巧于拙、自成万态的情趣。字字独立,字与字之间无过多牵丝引线,然气脉贯通,一气呵成。此作风格典雅,应属可遇而不可求的上品之作。启功先生说:“我们旗人写字,可以说,没有不从成王入手,甚至以成王为最高标准的,(溥)心畬先生岂能例外”。启功先生在《诒晋斋书小园赋卷》跋云:“此等卷在光绪时,通行市价皆值百两,今为砚寿轩中清玩,信可珍也”,暗示了成亲王《诒晋斋书小园赋卷》的价值:“此等卷在光绪时,通行市价皆值百两”。同理,亦可推论本卷的价值所在。
该卷卷前有邓邦述题写的“焕其有文”四个大字,赞誉该卷“真登堂而噬其胾者”。卷后有民国时期张茂炯、吴湖帆题写诗文跋语,平添许多民国鉴藏趣事。吴湖帆为清代大学者吴大徵嗣孙,晚年着手整理著作和金石书画,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鉴藏印“朱氏吉盦心赏”为朱戊吉之印,为陈巨来所刊,朱戊吉即朱梅村父亲、吴湖帆二姐夫,“庚午二月二十五日,访吉庵老哥,出示此卷,即用艮庐文韵,拈俚句于后”“吉盦”取自朱戊吉的“吉”字,是他的斋室名。吴湖帆和张茂炯之诗:“陈思才调无多让,诒晋斋前溅墨时。还说陆机平复帖,可怜冷落故宫池”,足见吴湖帆对此卷的珍赏。